《易传》将运动视为事物存在的基本状态,它认为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都处在经久不息的运动之中,但此运动不是沿着某一既定方向匀速行进,而是有起有落,有通达有阻滞,必须不断地进行调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144],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有穷尽之时,当事物发展到极端,穷尽之后,就要对之进行调整、改变,事物改变之后,就会重新达到通达无碍的状态,事物总是不断地处于通达无碍的状态,就会生生不已,长久存在。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一般状态,也可以说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根本规律。在自然界,“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145]日月递炤,寒暑代谢方能成就岁时亘古长在的运行。在人类社会,圣人依据《易》而效法天地,“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146]圣人应用“通”、“变”原则治理天下,故能成就“崇德”、“广业”的人类“事业”。《易·系辞下》称: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