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无为”的实质就是“无不为”,而“有为”则一定“有所不为”。因而最切实的行事是合乎常理,最大的公心是“近乎无为”,因为他本来“无欲”方能“无私”。自身藏有私欲,即使做渔民、樵夫、农夫、牧民也会有心理负担;自身不藏有私欲,即使当帝王公侯也没有心理负担,所以“圣人”能入世就入世,该归隐就归隐,客观条件宜于独善其身,就像上古高士许由、善卷那样“不耻为匹夫”;客观形势允许便于兼济天下,就像尧、舜那样不辞天子之位。这样做,在“无心”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唐末吏治腐败,藩镇割据,征战不休,人民困苦,无能子认为一切祸乱都是出自人们的私欲;认为无欲才能无私,无欲方能做到进退不争。早在先秦时期,老子、庄子已提出了“无为”观,但无能子的“无为”思想,已不同于老、庄,而是有着积极向上的意蕴,其目的在于“无不为”。也就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首先做到“无为”,即无欲、无私,然后再去有所作为,这是身处乱世、衰世,一种积极的入世思想。即是将“道家之‘无为’观点与儒家之‘入世’观点,以‘不欲于中’为基础而有机地结合起来”[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