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皇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至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朱元璋自幼穷苦,曾为地主放牛,相传还一度入皇觉寺当和尚。25岁时参加郭子兴的红巾军,任吴国公后击败陈友谅为吴王。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于南京称帝,定国号为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也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
一代雄主: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即位后年号永乐,世称永乐皇帝(1402—1424年在位),著名军事家、政治家。自幼习练兵事,渐通经史兵法。1370年封燕王,1383年就藩,拥有重兵,镇守北平(今北京)。1398年,朱元璋病卒,皇太孙朱允炆嗣帝位后削藩,危及燕王。1399年7月,朱棣为夺帝位,以“清君侧”为名举兵反,号称“靖难”之师。于1402年6月南渡长江,攻取京师(今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即帝位。为巩固政权,杀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建文朝臣,并株连亲朋,史称“壬午之难”。同时削藩,加强中央集权。1421年,迁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