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晚,江西九江市湖口县的河岸边烽火连天。 此时,蒋介石正站在一艘军舰甲板上向远处眺望,他的心思全部扑在对共产党的剿灭行动上,丝毫不知道一股来自异国的危险气息正在缓缓靠近。 与此同时,沈阳东北军北大营突然传来了巨大的爆炸声,惊醒了正在熟睡的战士们,敏锐的他们立即意识到:日本人又来了! 看着远处即将靠近的日本军队,战士们立即抄起了身旁的长枪,他们的内心忐忑不安,不知道即将面对怎样一场血战。 可为了守护北大营中存放的大量武器和弹药,他们不能退缩,否则,这些曾经属于中国人的火药,就将会变成打向同胞的子弹。 可正当战士们一鼓作气,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上级的一句“不抵抗”军令却在此时传了下来。 这奇怪的命令搞得所有人一头雾水,随后,战士们才知道这竟然是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将军特意从外地传来的指示。 在电报中,他发出了一句令其蒙羞一生的话语: “无论日军如何挑衅,我军不允许与其发生任何冲突。” 不与敌人发生冲突?那岂不是成为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可此时日军已经杀到自家门前了,再不抵抗的话,战士们的性命怎么办? 仓库里的火药怎么办? 那可都是百姓们缩衣节食供养军队才攒下来的力量啊,难道就要轻易拱手送人了吗? 随后,在一声声“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中,所有战士被迫上交了手里的武器,面对日军侵袭,他们只能无助地躲避和逃跑。 仅仅过了几个小时,沈阳兵工厂就被大肆侵略的日军成功占领,那些原本属于中国人的武器弹药,终究还是变成了敌人手里屠杀中国人的工具。 猛烈的枪炮声响了一夜,沉重地敲打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上,犹如嘶吼的野兽一般,将整个沈阳城全部围困在噩梦之中。 此后长达14年的时间里,沈阳城一直难逃日军魔爪。 漫长的一夜过去了,天空渐渐露出了白色的光芒,骇人的枪炮声也终于平息了下来。 几个胆子大的男人勇敢地走出家门,他们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明明昨日还车水马龙的街道,竟然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看着那些遍地疮痍的破砖烂瓦,他们知道,恶魔已经降临了。 此次事件爆发后,各路爱国人士纷纷聚集到了蒋介石的府邸之前,拉着横幅、喊着喇叭要求国民党撤回“不抵抗”的命令。 大家都以为,如果不是蒋贼的授意,日军也不会一路畅通无阻,最终导致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殒命黄泉。 而那些驻守在城内的大批军队,仅仅因为一句所谓的“不抵抗”命令,就让整个沈阳城陷落敌手,最终走上了绝路。 可事实上,蒋介石虽然做过许多坏事,但九一八事变的错误却并不在他。 因为他当时正忙于指挥围剿的计划,对此事并不知情,甚至,他还是最晚得知到消息的那一个人。 20世纪90年代末,张学良在晚年公开陈述,当年那一句让整个中国陷入危险的“不抵抗”命令,正是他亲口下达的。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在张学良的讲述中,他虽然勇敢地承认了错误,但一直坚称是因为当时的自己错判了形势才最终酿成了大祸,并说: “在此事发生之前,日军也曾多次进行过小规模挑衅,我以为他们那天也只是照常演练,便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我希望用和平的方式去解决冲突,但我判断错了。” 张学良还说: “因为从历史上讲,我们一直都是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所以我也这样做了。” 尽管他的话从现在看来十分难以令人信服,仿佛像是推卸责任一般,但仔细思考下来,却仍旧是有迹可循的。 而这一切,都还要从当年国民党在国际上的消极态度开始说起。 1931年,正逢日本国内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关键时期。 当时一直主张和平的民政党上台之后,便立即表达了对中日两国友好往来的积极态度,甚至还多次说出了“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没有侵占的野心”这样的话。 而正是因为轻信了日本民政党的言语,张学良和蒋介石一直对中日关系的修复保持着十分乐观的看法,不管日军怎么挑衅,他们都选择视而不见,最终酿成了九一八惨剧。 并且,张学良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军阀首领,因为在这场浩劫中没能够及时看清楚东北地区的形势而罪加一等。 事实上,早在甲午战争时期,来自国外的资本主义势力就已经盯上了东北这块肥沃的黑土之地。 晚清政府覆灭后,日俄资本便在东北地区建立起了殖民地。 他们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几乎将整个大东北的经济牢牢掌握在了手中,不仅大力盘剥农户,在商业上也遍布他们的手笔。 东北地区的繁荣发展很好地缓解了日本国内的经济危机,久而久之,来自中国东北的资源逐渐成了日本经济体系中尤为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是顶梁柱一般的存在。 可殖民地说到底也不是他们的囊中之物,随着东北的发展壮大,许多中国人的口袋也日渐丰厚。 不少人在进步思想的熏陶下,心里的爱国情怀不断蔓延,很快成为日本人眼中的威胁。 东北地区对于日本来说是已经到嘴的肥羊,他们尝尽了各种好处,又怎么肯轻易撒手。 于是,为了彻底解决中国大地上逐渐崛起的爱国势力,武装解决东北问题被提上了他们的日程。 之后,日军不断在东北地区进行小规模的挑衅冲突,为即将发动的侵华战争做准备。 而对于日本人的步步试探,身为奉系军阀首领的张学良却一直天真地认为日本人这样的举动只是为了获取更多利益。 所以他一直秉持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一忍再忍,一退再退。 此时的他还不明白,敌人的野心是妄图吞并整个中国。 1928年,美国和法国带头牵动了60多个国家一起签下了《非战公约》。 协议中明确写道:愿放弃以战争作为政治手段,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守卫人类安全。 而正是由于此协议的签订,在晚清政府彻底崩塌的时候,中国这块庞大的国土才没有沦为各国竞相争抢的战利品。 可以说,中国是这个协议最早的受益者之一。 因为对《非战公约》的绝对信赖,再加上日本也是此协议的缔约国之一,张学良和蒋介石想当然地认为日本绝不会主动向中国发起战争。 他们觉得,就算日本发起了战争,国际联盟也一定会对其进行讨伐。 一直到19日晚上,“九一八事变”的消息才缓慢地传到了蒋介石的耳朵里。 他这才知道,日本人已经对东北地区发起了侵略,整个沈阳城陷入混乱。 对此,他必须及时作出反应。 随后,在蒋介石的指示下,国民党政府效仿中东路事件的处理方式,第一时间向国际联盟提出了对日本的控诉。 可虽然国际联盟三次向日方下达了限期内将军队撤离中国的命令,但全部遭到了日本政府的拒绝。 他们宁可违背国际条约的限制,罔顾欧美列强的谴责,也要将中国这块沃土收入囊中。 与此同时,美德苏英这四个在当时最有话语权的国家,虽然全部选择了站在中国这边,还纷纷对日本的暴力入侵进行了强烈谴责。 但一直以来,他们却都没有对日本发起过实际的经济和军事制裁,似乎只会打打嘴炮。 在行动上,他们反而更像是默许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没有遇到实际上的国际制裁,更没有遭遇中国人的反抗,日本人侵略中国的道路可谓是一路畅通。 在这样的光环下,他们的行为也越发肆无忌惮了起来,越来越多的日本军队开始涌入中国,战争一触即发。 这片在风雨中飘摇了上千年的中华大地,即将迎来又一场巨大的浩劫。 此时,蒋介石的心里是无比惆怅的。 日本人的突然袭击打乱了他全盘的计划,也让整个国民党顿时陷入了外有强敌内有忧患的危难之中,在日记里,他清晰地写下了内心的忧愁。 “昨夜倭寇小国无故突袭我沈阳的兵工厂,北大营陷于敌手,又闻沈阳已被日军占领,随后长春、牛庄也依次陷落,918事件是我国莫大的耻辱,呜呼痛哉!今日我国内乱未平,社会无秩序、政府不健全,如此民族、如此国家,实在不易存于世界,且天灾频发、匪祸难缠,我国之元气已衰敝至极,虽欲强起薄发,其如力不足何,呜呼痛哉!夫复何言!” 这样一番恳切言论,完美地体现出了蒋介石当时心急如焚、不知所措的艰难状态。 眼看着东北地区一步步沦为敌人的战争腹地,作为一党首领的他却无能为力,因为他清楚的知道,就算付诸全部力量,要想抵御日寇,恐怕也是无以为继。 当时的中国已经走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内部尚且混乱不堪,又哪里有能力去抵御外敌呢? 因此,即便是如此痛心疾首,蒋介石也只能将忧愁的心情书写在小小的日记本上。 918事变是一个愚蠢的错误,更是国民党面对惨痛历史而不知悔改的最好证明。 从晚清政府到民国年代,从《南京条约》到《辛丑条约》,这一桩桩一件件令人难以释怀的耻辱,无不在昭告着所有中国人,一味地忍让是换不来好结果的! 当时的东北是整个中国最发达的地区,而张学良的手下的奉系军队更是拥有着世界顶尖的武器装备,不仅飞机、坦克、大炮一应俱全,还有整整20多万军警部队随时待命。 然而,在面对日军侵略的时候,却因为一句“不抵抗”命令,最终落到了仓皇撤退的地步,这是多么可笑至极啊。 如今,距离918事变的发生已经过去了快一个世纪。 或许在我们看来,张学良在这件事上实在做得荒谬,但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其实更多的还是因为日寇过于嚣张和无耻。 作为历史的当事人,张学良在这种突发事件的面前,做出了他认为符合他主观意识的行动。 面对家国陷落,他也曾心痛地说过:“一人误,不可全国也误,一时误,不可永久再误。”这样的悔恨话语。 在之后的几年里,张学良更是认清了蒋介石的为人。 他意识到老蒋“攘外必先安内”的政治思想是严重错误的,联合其他军阀共同抗日才是大义之举。 因此,他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转头拥护正义的红色力量。 918事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莫大的耻辱,它的存在,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深刻地记住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正是有了这样的觉悟,中国的崛起也成了必然,自此以后,中华大地不会再风雨飘摇,人民的安全也不会再受人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