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前来看望萧红的人是舒群,当时哈尔滨正发大水,旅馆的一楼被浸泡。考虑到萧红没吃东西,舒群带了两个馒头、一包烟,包着顶在头顶,就这么一步一步游到她栖身的宾馆,找到房间号,敲响了她的门。
门开后,一个趿拉着变形拖鞋的女人开了门,她身上穿着一件旧旗袍,已经被洗得发白。因为怀孕,旗袍有些凌乱,一边的开襟尴尬地束在腰际。大概是太久没吃东西,女人脸色苍白,神色憔悴。看到有好心人送吃食上门,眼神忽而有了神色,萧红对舒群顿发好感。
是夜,两个人在萧红栖身的旅馆,对谈一夜。
次日,舒群便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好友“三郎”,三郎爱憎分明,当即向报社申请要去,得到应允后,他立即前往,临走特意带了书籍。
1929年以前,世上还没有三郎这个人,有的是萧军,此人热衷武装抗日斗争,在武汉失利后,便暂时投身于《国际协报》旗下,写些令人斗志昂扬的小文。1929年5月,他以“酡颜三郎”为笔名,在当时沈阳的《盛京时报》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此后相继发表《端阳节》《鞭痕》等小说。
志趣相投,是促进男女双方飞速发展的催化剂。萧红此前当然不止一次听过“三郎”的名讳,甚至因为对方确实有些才华,还在内心根植了一颗崇拜的种子。只是,她怎么也没想到,双方是以这样的方式相见相识,萧军——这个原本她只能在报纸、书刊听闻的男子,此刻是她的救命恩人。